研途榜样

首页 > 研途榜样 > 正文

“奖”述者|王添瑞:做情绪的“管理者”,好心态促成好结果

发布时间:2025-03-31

点击量:

讲述故事,“奖”述梦想

在这个樱花烂漫的春日

全新国奖人物志专题

“奖”述者开栏上线!

国家奖学金

不仅是每一位学子的梦想

更是对优秀青年的激励

勤学深研苦作路

终成良材不负栽

以国奖为奋斗目标的“师小研”

不妨听听他们国奖荣耀背后的故事

“奖”述者:王添瑞

    王添瑞,中共党员,国家安全学院(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)2022级博士研究生,师从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王欣教授。曾发表CSSCI论文、省级报刊理论版文章、咨政报告数篇;在校期间获校级积学一等奖学金、优秀研究生称号。

或许你想知道

是否站在台上的她天资卓越

是天赋造就她的今天

但她说——
没有人一开始就是“国奖获得者”

今年是我在师大生活和学习的第六年,回忆过去,我清晰记得当初踏进校门的场景。那时的我刚经历完考研的水深火热,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期待想要在新的环境里大展拳脚。可是开学没多久,我就受到了打击。先是在课堂上,我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少于其他同学,甚至他们在讨论的时候我连他们讨论的主题词都没有听过。课程结束后,大家一起学习老师发的参考文献,我又发觉怎么我看书看论文也要比大家慢半拍,在我还没看完内容的时候,其他同学已经开始写文章输出自己的观点了,就这样,没过半个学期,我就滋生了自卑和厌学的心理,于是我开始逃避学习,逃避一切让我感到没把握的事情。

被人仰望的她

曾经也陷于困顿

认为自己前途渺茫

是什么让她做出了改变?
放轻松,相信自己,相信时间

也许这是轻飘飘的一句话,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,确实是成长的缩影。那时每周三有“讨厌”的组会,导师察觉了我的变化,他在会后找我谈心,说我可能只是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,让我“放轻松,相信自己”,让我“不要着急,慢慢来”。

虽然那时的我对于这种安慰的话语只能左耳朵进右耳多出,多年后回过头来只记得我在办公室哭得稀里哗啦说着“我要完蛋了”的场景。但时间会改变一切,没过多久,在繁重课业的“逼迫”下,以及导师日复一日的“唠叨”下,我真的在那些现在想起来依旧让人头疼的参考文献里,找到了研究兴趣点,并且人也变得没那么急躁了。虽然是比其他同学晚了一些、慢了一些,但也确实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东西,树立起了自信心,就连之前难熬的过程也显得没那么糟了。

在科研求索的长路上

需要勇气,需要勤奋

你可以迷茫

但你不能止步

因为——
“知难而上是我们的唯一选择”

    相较于那些基础知识扎实和对科研抱有极度热血的同学相比,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科研素养,常常自愧不如,但我也从未想过放弃自己。升博的第一年,我参加了清华大学暑期举办的学习班和知识论坛,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方法论,其实更多的是想见识一下顶尖学校的科研环境,以及锻炼我面对挫败的抗压能力。在为期一周的交流结束之后,学习班组织了一场考试,面对不熟悉的跨学科领域,同行的伙伴里有人退缩了,有一瞬间我也产生了逃走的想法,但是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原则,我假装导师对我说话的样子对自己说:“放轻松,相信自己”,没考过也不丢人,本来就是来学习的不是吗。之后我就去借了书,把交流期间学习的知识点过了几遍,然后在对自己不断的积极心理暗示下,走向了考场,当时我的脑海中全都是通史前言里的一句话:“知难而上是我们的唯一选择”,结果不出乎意料的,我踩线飘过了分数线,一个在别人看来是考砸了的成绩,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,却更像是一种肯定和鼓励。也是这次经历之后,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可能困难的从来不是未知的事物本身,而是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自己,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。好的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能让人有直面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勇气,哪怕是在不熟悉的领域。

    最后我想说,过硬的专业能力是我们在科研道路上成功的基本条件,但好的心态更是迈向成功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。希望我们都能“高高兴兴去战斗,去赴宴,不做忧郁的人,不做空想的人,准备应付至难之事就像去赴宴一样,要健康而完好。”

正如王添瑞同学所言

好心态促成好结果

看到这里的“师小研”

也请你放下烦恼

对自己说

“此刻的我是最好的我”

春日灿烂

何处不解忧?

联系我们

主办单位: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

通信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陕西师范大学文汇楼A段513室  邮编:710119

联系电话:029-85310349  传真:029-85318713  E-mail:ygb@snnu.edu.cn

  • 党委研究生
    工作部公众号

  • 陕西师范大学
    研究生公众号

CopyRight © 2019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研工部  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