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推进研究生铸魂育人工作,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空间与阵地,切实落实学校关于 “研行中华,燃创未来” 研究生暑期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,7月8日,哲学学院召开专题行前动员会,对暑期社会实践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。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晔、科创中心负责人,社会学系副教授陈航英、侯江华,社会学系青年教师罗志华,团委书记张哲、研究生辅导员张凡、本科生辅导员吴承恒以及实践项目团队成员参会,会议由张哲主持。

会上,张哲首先介绍了学院 2025 年暑期社会实践的整体规划与参与团队概况。随后,与会教师结合专业领域与实践经验展开指导:侯江华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,鼓励研究生以饱满热情投身实践,推动所学知识与国家需求精准对接;陈航英聚焦实践成果转化,为同学们清晰阐释了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;罗志华以 “安全”“放下”“思考” 三个关键词分享实践心得,叮嘱队员珍惜实地调研机会,在观察中深化认知。学生代表王梓凡结合 “大挑” 备赛经历,鼓励大家在实践中探索成果多元转化的可能性。

李晔在总结讲话中勉励全院青年“要主动到乡村去、到田野去,在实践中锤炼综合素养,让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。”同时对实践成效提出明确要求,强调需以扎实调研回应现实需求。

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,学院研究生围绕“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、“农业移工组织和行为研究”、“冷凉蔬菜产业用工荒”、“外卖骑手劳动权益保障”等现实议题,组建 4支项目团队,将分别赴汉中、宁夏固原、宁夏永宁及西安各地开展实地调研。
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,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引导研究生扎根基层一线,以专业视角破解社会问题,在知行合一中践行青年担当,让青春在服务国家发展的实践中绽放光彩。